首页 > 酒店新闻 > 行业动态

凯发一触即发(中国区)官方网站|大批内地投资者转战港股市场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1:27    次浏览

恒生指数再创7年新高成交量井喷两地投资风格差异警惕股价大幅波动风险近期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可谓“牛气冲天”:一面是A股市场频频走强,股指迭创新高;另一面是相对于内地市场估值更为合理的香港市场,最近持续受到市场资金的青睐,出现井喷行情。昨日,香港恒生指数再度大涨2.95%,刷新7年新高。港股在4月份的6个交易日中已经上涨12.5%。香港股市日益显露的估值优势以及财富效应,开始引发大批内地投资者关注。除了“港股通”以外,各路资金通过各种投资渠道冲向港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港股市场与内地市场迥然不同的投资方式以及投资理念,隐含的大幅波动风险,值得高度重视。港股财富效应促使内地资金南下今年4月8日(上周三),也就是香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港股通105亿元单日额度首度被用完,同天恒指大涨3.8%创下近七年来最高点位,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上涨5.8%至四年高点。次日,港股通额度再度被用完,香港股市的成交量也急剧放大,上周三至上周五港股的成交额分别是2500.3亿港元、2915.3亿港元及2211.5亿港元,并两次创下港股市场的历史最大成交纪录。要知道,去年港股市场的日平均成交额还不足700亿港元。这样一个井喷的市场不单让许多长期投资港股的机构投资者看傻了眼,连一些内地的“土豪大户”们也有些坐不住了。杭州一位私人银行客户黄先生告诉记者,“我去年年底就开通了港股通账户,但由于当时A股市场表现十分强势,并没有对港股给予更多的关注。可最近几天,港股的走势确实是较A股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是你有钱都买不着。因为总共就105亿额度,港股行情最好的几天(上周三、周四)手稍微慢点,基本就买不着了。”中信(浙江)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钱向劲也向记者证实,近期向他咨询港股投资的客户明显增多,港股市场激增的财富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一些大客户,开始考虑多元化资产配置。以港股国美电器为例,近四个交易日分别上涨了35.20%、7.69%、11.54%和22.66%,平均每天上涨19.27%,几乎是A股每天涨停限制的2倍。而受到未来港股通每日额度增至400亿人民币,沪股通增至200亿人民币消息的影响,昨日香港本地券商股——英皇证券一天大涨42.72%,令许多近期在A股市场趾高气扬的大牛股也望尘莫及。中小投资者投资港股渠道多港股急剧爆发的财富效应,让不少内地投资者心驰神往,但港股通50万元的投资门槛还是将不少中小投资者拦在门外。那么港股投资是不是只适合于“土豪”们呢?答案是否定的,除了港股通以外,还有包括QDII基金、银行投资渠道以及通过A股间接投资港股等。 伴随着证监会放行公募基金通过沪港通渠道直接投资港股,以及保监会松绑险资可投中国香港创业板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公募基金QDII成为了目前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熟知的一种方式。数据统计,在新政策发布后,易方达亚洲精选、交银全球资源两只基金涨幅均在10%以上,而华安香港精选、富国中国中小盘、华宝兴业海外中国、信诚四国配置、南方中国中小盘、华安大中华、嘉实海外等基金也取得了不错的涨幅。券商系QDII集合理财产品同样可以用于港股投资,这些理财产品的门槛一般设在10万元。WIND资讯显示,目前有4只券商港股QDII在运作,分别为国泰君安君富香江、国信金汇宝人口红利、光大全球灵活配置和华泰紫金龙大中华,受到港股大涨利好刺激,这四只产品在最近一个月都取得10%以上的收益率。当然,一些外资行用于投资港股的QDII额度同样较为充裕,目前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渣打银行的QDII额度,分别达34亿美元、34亿美元和20亿美元,通过这些银行均可购买到海外资管机构发行的港股基金或大中华基金,如汇丰银行就代销有汇丰中国股票基金、霸菱香港中国基金、施罗德环球系列-香港股票等港股基金,在花旗银行可买到贝莱德中国基金等,在其它外资银行也都有港股基金或大中华概念基金可供选择。当然,内地投资者还可以通过银行直接开通港股账户,或者购买与参股港股的内地上市公司,间接投资港股。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部此前就向记者证实,目前持有招商银行金卡账户的投资者可以直接在招行开立港股账户并用于港股投资。投资风格迥异散户要警惕大幅波动风险“港股投资机会无穷,但风险常在。”香港联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用了这样一个比喻形容港股的投资风险,对于许多内地投资者而言,沪港通是他们投资海外的第一步,自然更需要谨慎。投资就像游泳一样,如果不下水,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初学者第一次下水时往往不免要呛上几口水。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多做功课,谨慎决策,切忌跟风。杭州某私募操盘手杨旭进一步指出,“区别于A股市场,港股投资在投资理念和投资规则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这是一个T+0、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因此暴涨暴跌的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给投资者最近的一次警示就是去年(12月18日)比亚迪H股盘中直线暴跌45%;其次,香港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是机构,这意味着内地投资者的交易对手不再是那些追涨杀跌的散户,而可能是像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国际大鳄,追逐题材、重组这样的投资理念可能会在香港市场蒙受巨大损失。”